8月8日-10日,為期三天的第二屆鋼結構建筑產業鏈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辦。鋼結構建筑咨詢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士奇攜“疊變箱房”技術首次亮相本次展會。
(王士奇在向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夏農介紹公司的創新技術)
本次展會及百企論壇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鋼結構協會、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中國建筑節能協會、中國貿促會冶金行業分會、裝配式鋼結構民用建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中國建筑業協會、中國勘察設計協會支持,來自鋼結構建筑產業鏈上下游相關領域的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產企業等單位的約100余名代表參與其中,匯聚前沿理論,凝集高端技術,是當今全國鋼結構建筑領域的一次盛會。
在國家大力推進“雙碳”目標和“好房子”建設的雙重驅動下,鋼結構建筑作為綠色建筑的重要載體,肩負著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使命,行業當前發展邁入了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主題的新階段,關鍵在于培育鋼結構新質生產力。鋼結構建筑作為建筑工業化和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抓手,又面臨著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未來的發展突破離不開全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與協同創新,展會呼吁鋼鐵企業要主動作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攜手為推動我國鋼結構建筑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山冶設計參展的疊變箱房項目深度契合本次展會主題,以需求為導向,通過折疊技術將建筑空間以產品的模式設計轉化為可工業化規模生產、整體運輸、現場迅速展開復原的建筑體系。整個房屋由底座、左側墻、右側墻、前門墻、后端墻和屋頂構成,底座與各墻體下端由鉸鏈轉動連接,墻體與墻體、各墻體上端與屋頂均由帶活動銷鉸鏈連接,通過一系列折疊變換形成可裝入集裝箱的箱體,運輸至現場后放置在預留基礎上按上述折疊反過程進行展開即可形成所需要的建筑空間,再接入給水、電、排水等設施,即可投入使用。疊變箱房具備高標準化、便于運輸、設計靈活多變等多項技術優勢,依托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與智能制造體系,擁有廣泛的應用場景。
疊變箱房以創新設計為核心,其智能折疊機制專為極致運輸效率而生。通過大幅縮減體積、降低物流成本,徹底解決傳統房屋笨重難移的痛點,實現突破性超越。也是“中國建造走出去”的重要技術載體。在展會上,該技術特別受到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河北津西鋼鐵與會領導和專家的關注。
本次參展不僅是對山冶設計創新實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對鋼結構建筑工業化未來的一次重要定義。疊變箱房以“破運輸之困、賦工業之能” 的顛覆性設計,為中國建造走向全球提供了可復用的技術范式。行業權威的高度關注與現場的熱烈反響,印證了此項技術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和產業鏈協同升級中的關鍵價值。
未來,山冶設計將以創新為引擎,以匠心為基石,持續深耕鋼結構技術創新前沿,以疊變箱房為起點,加速構建“研發-制造-應用”全鏈條生態,賦能建筑工業化向智能化、標準化縱深發展,為世界貢獻更多鋼鐵與智慧交融的中國方案!
版權:山東省冶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備案號:魯ICP備09095793號